华人博物馆就在古晋河滨公园,附近还有儿童游乐场,适合悠闲的地方。对面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大伯公庙,就在路边
来到河滨公园,一路走下去,就是一个老街,以前年轻的时候曾经来到这里,不过变化很大了。
粉灰色的建筑,就在三叉路口,不难发现。依据记载,建筑物建于1912年,是砂拉越华人社区的法庭。后来在1993年,作为河滨公园再开发的一部分,并重修并规划为华人博物院,然后于2010年正式开放。
博物馆是无需付费,虽然建筑物很小,不过却设计得不错,从左边的门进入,右边的门走出。走进去博物馆,是有空调,很舒服,很舒适。进入就看到柜台上的访客簿,可以填写作为记录。柜台旁边有一个古董唱机,相信这里的古物,许多都是当地华人捐赠的。
墙上的历史记载,可以好好地看,了解当地华人先贤为这片土地作出的贡献。华人从中国来到砂拉越,聚集在三口洋和坤甸,多数为客家人,后来搬迁到砂拉越古晋各地。华人在不同时期从中国迁移到砂拉越,从事不同的行业,使到华人在砂拉越也占用重要的地位,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,就好像马来西亚各地的华人,也是一样的,都是因为谋生而来到陌生的地方,然后落地生根。
这里的模型,都是精心设计的,其中的一座帆船,在了成千上万的华人,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各地。从墙上的历史记载,让我也了解到不同时代的华人,都是因为不同的因素,其实都是为了生活而来到这里谋生。
走到另一个展览厅,展示了三轮车的模型。右边的墙上,展示了早期华人的照片,都是来到这里打拼的华人。好几百年前就来到这里,看来生活不容易,可是他们还是来到这里找商机。
墙上记载着各种不同籍贯的华人,还有从事不同的行业。客家、广东、福建、福州、潮州、海南、邵安、兴华和其他籍贯,他们都为这片土地作出贡献和发展。难怪我问早餐店的老板娘,这里有什么籍贯的华人,她说什么籍贯都有。听得出,她还说好几种方言。什么籍贯都好,大家都和睦共处,合心协力把古晋发展成大城市。
当然从不同籍贯的记载,也了解到他们在教育这一块也相当重视,建校和支持教育,更是他们不可避免的事情。我了解到古晋的华校,都是称为中华。不过早期却是不同的校名,或许我必须去多了解这一点。古晋的华校,已经有中华五校。
经过了解,朋友的告知,原本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董事部,后来改变了政策,就由一个董事部管理。我的学校是中小学,就是一个董事部。董事部的操作,是发展学校。可是感觉只有一个董事部,管理那么多学校,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呢?
马来西亚华人,在教育和文化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,至少我们设立的华文学校,还是继续发扬光大。朋友还说到,许多不同种族的小孩也入读华校,因为他们也知道华校的重要性。
早期的学校,有教无类,不管富裕。当然当初是要收费,但是应该还可以负担。但是根据了解,现在的教育也不一样了。学校增添了许多设备,可是都是必须付费。当然也是能够负担的范围之内,可是却是成为了家长们的负担。
接下来的展览厅,是展示当地华人的照片,注明了他们的名字和功绩,相信他们为古晋的发展,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每一个地方的发展,就会有一群人愿意打拼,为的是我们的下一代。
走到另一个展览厅,一个很简单的设计,学校的桌子,还有黑板,注明着学生的出席率。我记得以前在培植当临教的时候,就是必须在出席率上填写学生的出席率。或许以前的学校,就是必须关注学生的出席率,我们都知道,只有教育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。所谓穷也不能穷教育,有教无类,让所有的华人子弟,包括其他种族,让他们接受知识,使他们的未来更好。
现在的教育不断发展了,可是却是必须花更多钱去获取知识,可是却忘了初衷,所以穷困的小孩,想要改变命运,其实已经不容易了。
接下来的展览厅,是展示华人的文化,传统乐器和节日。华人新年、清明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、冬至等等,都是华人注重的节日,至今还在传承,真的不容易。
来到最后一个展览厅,墙上注明了当地华人的各种行业。一条老街,从事不同的行业,养活了许多人。这里还展览的是早年华人的生活环境,住家的摆设和日常用品等。一般上,和其他地区的华人没什么分别。或许不一样的是,从事不同的行业,那么家里的环境就会保存着必须使用的物品。
参观了华人博物馆,很感叹当地华人可以把先贤的足迹记录下来。让他们的下一代可以了解先贤所作出的贡献,继续发扬光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